国泰君安表示,港股出现大涨、同时人民币也明显走强,加上内地假期,南下资金无法参与港股,叠加这些信息,可以清晰地发现,海外投资者应该是推动港股上升的新的力量。
经历了北京国际车展的流量高峰,小米汽车快速向销量转化,5天时间,锁单量再增超过1.2万台。
11月30日,“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首届毕业典礼·2024”举行。今年,共有229名学生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哲学硕士学位(研究型硕士学位)。学校师生与来自政府、业界和学界的众多嘉宾及毕业生亲友一同,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。
有近六成选择继续深造
据了解,首批毕业生中,有近六成选择继续深造,他们被斯坦福大学、剑桥大学、清华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等学府录取。另有超三成的学生步入职场,加入华为、腾讯、比亚迪、中国银行等龙头企业。还有不少毕业生正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创业。
“在港科广这几年里,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——要跟现实世界交互。在港科广,我们被鼓励去做跟现实世界有关的项目。在这些项目中边干边学,这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一课。”社会枢纽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的硕士毕业生蔡一涵说。
展开剩余78%建校两年来,港科大(广州)怀着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积极推动变革,致力培养学术成就卓越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,已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所卓越的学府。“港科大(广州)是全球首家采用创新融合学科学术架构的大学,学校注重跨学科学习,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。”在毕业典礼上,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理事会理事长、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,“你们踏入社会时,请秉持港科大的价值观——正直、坚毅和‘凡事皆可为’精神。抱持这样的心态,你们将永远有能力化挑战为成就、化创意为现实、化梦想为深远影响。”
“你们应当为你的学位而自豪,更应为成为港科大家庭的一员而骄傲。你们毕业于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。步入人生新阶段,无论面临何种挑战,都请坚信:你是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践行者。”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校长倪明选教授说道,“中国不仅需要卓越工程师与顶级科学家,更需要杰出的跨文化交流者来扮演桥梁角色,连接不同文明,消除误解,促进和谐。”
港科大(广州)的“联合创始人”
作为港科大(广州)为培养融合学科领军人才而设立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项目,送出首批毕业生,标志着红鸟硕士项目已走过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。打破学科边界、采取“枢纽-学域”架构、采用小组项目式教学……这些创新的培养模式是否行之有效,将在首届毕业生身上得到完整的体现。
据悉,港科大(广州)没有设置单一的传统学科。学校采用全新的、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,以“枢纽”和“学域”取代传统的“学院”和“学系”,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。学校目前设有四个枢纽,即功能枢纽、信息枢纽、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,枢纽下设学域。这些非传统的枢纽及其学域很多都是国家当前或未来所急需的。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及界限,积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以发挥协同效应,创造超越学科的新型综合知识以贡献国家。
叶玉如指出,港科大(广州)的创新学术架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港科大的学科设置相辅相成,两校共同勾勒出大学发展的未来范式。在“港科大一体,双校互补”的框架下,两校整合优势与资源,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,让师生茁壮成长,让思想自由碰撞。
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教授用港科大(广州)的“联合创始人”来形容首届毕业生。“你们是港科大(广州)第一批毕业生、第一批在香港以外获得港科大学位的学生,以及第一批在创新学术结构下接受真正跨学科教育的学生。”沈向洋说,“你们要去寻求那些能够体验不同文化和视角的机会。要去远方,结识新朋友,学一门新语言,保持开放的心态。你的思维将因此而丰富,你将能够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产品。希望你们能富有同理心、责任心,做对的事。”
“港科大(广州)红鸟班首批硕士生顺利毕业,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成功实践。”倪明选说,今年的毕业生们正处在港科大(广州)首届毕业典礼和人工智能时代开启这两个重要交汇点。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致力于成为国内科研和创新的高地,培养“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”,“在未来,我希望港科大(广州)的教育模式实现更平衡发展。希望将来有50%的硕士毕业生读博、25%去产业界、25%创业。”
文、视频 |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覃钰璐 方沂昕 通讯员 港科广
图 | 学校提供线下配资平台
发布于:广东省